南海海槽大地震|日本地震|日本最新研究發現,東京灣北部地下存在多座隆起的「海底山」結構,未來30年有機會觸發規模7級以上的「首都直下地震」機率提升至70%。另外,日本政府就「南海海槽大地震」發表最新報告,預計此次日本地震造成的海嘯淹沒範圍會有所擴大。預計最壞情況下的死亡人數從先前預測的約32萬人略微降至29.8萬人,若進一步加強快速疏散、防震等措施,將能有效減少日本地震帶來的傷亡人數。如擔心遊日期間會遇上地震,可參考遊日必睇日本地震應變資訊。
日本旅行地震應變懶人包:【日本地震2025】遊日必睇地震應變資訊 一文睇清前期準備、防災手冊、自救方法、緊急求助APP熱線
日本地震|規模7級以上首都直下地震機率高達7成
日本最新研究發現,東京灣北部海底出現多座隆起的「海底山」,或是導致該地區地震頻繁的關鍵因素。據統計數字指出,該地區在25年內已發生過8000次地震。
研究表明,若此區域發生大規模斷層破裂,或有機會引發規模7級強震。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亦曾評估,未來30年有機會觸發規模7級以上的「首都直下地震」機率提升至70%,而首都直下地區包括東京、千葉、埼玉等地。
東京科學大學地震學教授中島淳一表示,該研究有助鎖定未來可能發生大地震的高風險地區,呼籲加強監測及提升防災對策。

日本地震|日本南海海槽大地震最新預測
一文睇清日本地震前期準備、防災手冊、自救方法、緊急求助熱線
日本未來會發生地震的機會大增,近期有不少人都害怕自己去日本旅行期間會遇上地震,如果擔心或不幸遇上日本地震,可參考下面幾項日本地震應對資訊,提前做準備,令旅程更安心。
4月2日|日本鹿兒島以東海域6級地震
2025年4月2日晚上11點03分左右,日本鹿兒島縣附近海域、大隅半島以東海域發生6級地震,震源深度約40公里。氣象廳表示是次地震沒有引發海嘯的威脅。
日本地震最壞情況致29.8萬人亡|海嘯淹沒範圍擴大
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預測,未來30年內南海海槽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約80%。據稱最大震級為9級,其特徵是劇烈搖晃和引發巨大海嘯,影響「超大範圍」。預計神奈川縣至鹿兒島縣24個縣600個市町村的地震強度將達到6級以上,而靜岡縣至宮崎縣10個縣149個市町村的地震烈度將達到7級。
▼最大地震強度
最新日本地震預報採用與之前相同的地震和海嘯模型,但透過使用更為真實的地形數據,預計洪水淹沒的面積比上次更大,達到11.5萬公頃多的地方總淹沒面積高過30厘米,增加約 30%。
▼最大海嘯高度
▼最壞情況下,東京都及鎌倉市分別會有3米及10米高海嘯
▼最壞情況下,靜岡市清水區及名古屋市港區分別會有11米及5米高海嘯
▼最壞情況下,大阪市住之江區或有5米高海嘯
▼最壞情況下,最接近南海海槽的高知縣土佐清水市或會有34米高海嘯
▼最壞情況下,九州宮崎市會遇到15米高海嘯,而鹿兒島則有4米高海嘯
▼最壞情況下,沖繩那霸市會有3米高海嘯
在最壞的情況下(冬季及深夜),死亡人數將達到298,000人,比之前的323,000人僅下降8%。由於最新推算海嘯淹沒區域面積更大,且也考慮了疏散延遲等因素,因此海嘯造成的死亡人數較高。此外,完全摧毀或燒毀的建築物數量最多為235萬棟,比之前的238.6萬棟僅減少了約2%。
具體情況如下:
- 死亡人數最多的是海嘯,達215,000人
- 因建築物倒塌造成73,000人死亡
- 地震和火災造成9,000人死亡
經濟損失292兆日元
此外,根據當局考慮日本地震造成物價上漲等因素,南海海槽地震對日本的經濟損失最大可能超過292萬億日元(292兆),較2013年估算的約220萬億日元大幅上升。損失金額涵蓋了商業大廈、住宅樓宇及基礎設施等重建資金。
其餘經濟損失包括供應鏈中斷及企業倒閉所引發的失業問題等,這些因素在日本地震發生後一年內對日本的生產力造成影響,尤其是太平洋沿岸地區的製造、批發及零售業將首當其衝。當局預計,災後可能出現缺水和停電的情況,地震後的翌日將有多達3690萬人缺乏食水,2950萬戶家庭面臨停電。
日本未來會發生地震的機會大增,近期有不少人都害怕自己去日本旅行期間會遇上地震,如果擔心或不幸遇上日本地震,可參考下面幾項日本地震應對資訊,提前做準備,令旅程更安心。
資料來源:NHK